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巡礼(九)—— 萨吾尔登

发布时间:2021-07-31

分享到:

  萨吾尔登

  类别:传统舞蹈

       保护单位:额济纳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蒙古族萨吾尔登”是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的民间舞蹈,是一种集歌、乐、舞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阿拉善地区已流传三百多年。“萨吾尔登”名词的来源和解释不尽相同,一说在土尔扈特语中,“萨吾尔”是“萨吾那”的变音,意为“跳动”或“舞动”,经学者归纳分析,“萨吾尔”就是通过肩、臂、腕、手的协调律动,采用自我娱乐的方式或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抒发心底的愉悦情感。“登”则是象声词,泛指在弹拨陶布秀尔时发出的音响。

1.jpg

  歌舞乐一体的萨吾尔登

2.jpg

  萨吾尔登进景区

  “蒙古族萨吾尔登”通常是一人或多人弹奏陶布秀尔现场伴奏,其旋律简明欢快、节奏鲜明厚重而多变;表演不像其他舞蹈那样,要求音乐的节奏旋律与舞蹈动作整齐划一,可以在同一首舞蹈音乐中,根据个人掌握的舞蹈套路和技能,自由组合即兴表演。表现方式多姿多彩,有独舞、对舞、群舞、领舞,队形自由变化,有表现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挤奶、捣奶、套马、敬酒、擀毡等;有表现妇女生活的照镜、描眉、梳辫等;有模拟动物,如马、鹰、羊、田鼠及鸟类的各种动作等。

3.jpg

  千人萨吾尔登表演

4.jpg

         千人萨吾尔登表演  

      “蒙古族萨吾尔登”集中体现了土尔扈特人勤劳质朴、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具有民间舞蹈的传承性、普及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其蕴涵的价值是突出的和多元的,具有历史、艺术等价值。

  2021年,“蒙古族萨吾尔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type="hidden"/>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140项。内蒙古有17个项目入选,其中新增项目5个,扩展项目12个。分别是江格尔 、鄂温克族民间故事、和硕特民歌、乌珠穆沁长调、萨吾尔登、二人台、乌审走马竞技、察哈尔毛绣、蒙古族皮艺、图什业图刺绣、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巴林石雕、蒙医乌拉灸术、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三空李氏正骨、巴音居日合乌拉祭、六十棵榆树祭 。截至目前,我区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长调、呼麦),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中蒙两国联合申报,是我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通过的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8个106处保护单位。

  萨吾尔登

  类别:传统舞蹈

       保护单位:额济纳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蒙古族萨吾尔登”是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的民间舞蹈,是一种集歌、乐、舞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阿拉善地区已流传三百多年。“萨吾尔登”名词的来源和解释不尽相同,一说在土尔扈特语中,“萨吾尔”是“萨吾那”的变音,意为“跳动”或“舞动”,经学者归纳分析,“萨吾尔”就是通过肩、臂、腕、手的协调律动,采用自我娱乐的方式或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抒发心底的愉悦情感。“登”则是象声词,泛指在弹拨陶布秀尔时发出的音响。

1.jpg

  歌舞乐一体的萨吾尔登

2.jpg

  萨吾尔登进景区

  “蒙古族萨吾尔登”通常是一人或多人弹奏陶布秀尔现场伴奏,其旋律简明欢快、节奏鲜明厚重而多变;表演不像其他舞蹈那样,要求音乐的节奏旋律与舞蹈动作整齐划一,可以在同一首舞蹈音乐中,根据个人掌握的舞蹈套路和技能,自由组合即兴表演。表现方式多姿多彩,有独舞、对舞、群舞、领舞,队形自由变化,有表现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挤奶、捣奶、套马、敬酒、擀毡等;有表现妇女生活的照镜、描眉、梳辫等;有模拟动物,如马、鹰、羊、田鼠及鸟类的各种动作等。

3.jpg

  千人萨吾尔登表演

4.jpg

         千人萨吾尔登表演  

      “蒙古族萨吾尔登”集中体现了土尔扈特人勤劳质朴、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具有民间舞蹈的传承性、普及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其蕴涵的价值是突出的和多元的,具有历史、艺术等价值。

  2021年,“蒙古族萨吾尔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