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刺绣”项目研修研习培训,收获满满!
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鼓励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继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提升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能力,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农业大学承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刺绣”项目研修研习培训班。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王海波、孙秀琴等两名蒙古族刺绣传承人参加培训,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郑宏奎主持开班典礼
名家授课
本次培训班特别邀请了原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区内外各大院校的专家教授、非遗传承人及知名文创品牌负责人,围绕文创设计、品牌打造、题材创新及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等内容进行授课。通过分享传统手工刺绣技艺的创新设计和品牌运营方面的先进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开展蒙古族刺绣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了新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理念。
原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现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 马盛德
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手工协会常务理事 杨建红,介绍贵州少数民族纹样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系主任 潘梅,讲授民族手工艺题材创新方法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教授 吴晓秋,讲解苗族服饰装饰艺术与贵州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 许栋梁,讲授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时尚创新设计
“王的手创”品牌主理人、中国民艺文创先锋 饶勇,介绍如何挖掘传统手艺文创题材和品牌运营经验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敖其,讲解蒙古族纹样和民俗文化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苗瑞,讲授蒙古族图案纹样的分类、特色及绘制技艺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郭继业,讲解传统文化互联网传播及运营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青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蒙古族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 毕力格巴图,讲解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
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讲师 郝水菊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协会副主席 朝乐梦,讲授蒙古族刺绣的历史、特色及针法图样
内蒙古喜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张其羽
那仁夫讲解蒙古族工艺创新设计
“蒙古族皮绣” 自治区级传承人 阿拉坦古日古台介绍蒙古族皮绣的绣法技艺
乌云毕力格讲授“蒙古族毡绣”的绣法技艺
格日勒讲解“马鬃绕线绣”的技艺特色
拓宽思维
除理论教学外,研修班学员先后赴莫尼山非遗小镇、内蒙古美术馆、布丝瑰服装服饰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现场观摩,近距离感受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过程,了解新形势下的传统刺绣的发展方向,坚定对“蒙古族刺绣”传承的信心和决心,对提升审美能力、提高技艺水平、增强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的手创”产品
学员作品
通过本次研修研习培训班的学习,拓宽眼界,开拓思路,明确方向,更加认识与了解蒙古族传统刺绣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通过全新的知识理念,更好地将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融入到现代产品中,让蒙古族刺绣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有助于广大刺绣传承人在今后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提升创作水平,坚守非遗传承者的光荣使命,为我市有效推进传统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来源: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