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五畜绳:用传统技艺编织非遗故事
鄂温克族人世代居住在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以东、嫩江以西一带的广大森林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及河谷地区,虽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可以说万里牧场、万顷森林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其综合特征。
吴守贵的《鄂温克族社会历史》一书中提到,过去走山穿林游猎生活的鄂温克族人,走出森林来到茫茫大草原,由狩猎业转向畜牧业,不仅经营牛马畜,也经营羊和骆驼,走上了草原畜牧业道路。其中提到的鄂温克族人,就是现如今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等地的鄂温克族人。因曾经过着游牧生活的鄂温克族人居住的鄂温克柳条包(也称欧鬲住),需要用五畜绳来固定和捆绑,所以五畜绳的制作应用与鄂温克柳条包的搭建构造密不可分。
鄂温克族五畜绳是用牛、马、山羊、绵羊、骆驼五种牲畜的毛编织而成的绳索。五畜毛中羊毛、马鬃和马尾的取材时间为每年的5月初到月底,牛和骆驼身上多余的厚毛则需要等到它们自然脱落。材料集齐后,人们通过手搓进行编织。
鄂温克族五畜绳由于具有结实、耐用、好取材的特点,被广泛运用到鄂温克族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用五畜绳制作的绳索不仅能固定、捆住鄂温克柳条包,更是拴、捆、绑各种物品时的必备工具。因材料和编制方式的不同,五畜绳又被鄂温克族人进行了细分,“西克”,由山羊、绵羊、牛、马鬃做成;“西日特”,是指 五畜毛编织的粗线,用来缝制苇子、毡子;“协铺特”,则是用骆驼胸毛、马尾毛编织成手指粗的绳,用于绑制柳条包;“合西日”,是用协铺特编织制作的柳条包围带,分为内外两个合西日,外合西日宽8厘米,内合西日宽6厘米,主要从包内将所有“哈那”(指蒙古包的结构)上部连接起来,防止其松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文明的进步,游牧民族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鄂温克族人也告别了传统的游牧生活,开始定居生活并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房屋。由于鄂温克族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鄂温克族传统的柳条包制作工艺也逐渐消失,用于搭建柳条包的五畜绳的使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小。鄂温克柳条包和鄂温克族五畜绳的制作技艺迫切需要保护和传承。
今年62岁的萨仁其其格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五畜绳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她出生于鄂温克旗辉苏木乌兰宝力格嘎查一户牧民家中,鄂温克柳条包里“住”着她的整个童年。在她的记忆里,每到夏天爸爸妈妈就会在草原上搭起鄂温克柳条包,不同于传统蒙古包,鄂温克柳条包以柳条做围、芦苇做顶,十分结实耐用。芦苇顶夏天不漏雨、烈日晒不透,柳条代替毡子做围,通风性极好。
“搭鄂温克柳条包,少不了鄂温克族五畜绳,五畜绳花色漂亮、结实耐用,我从小就看母亲和其他鄂温克族妇女们坐在一起编五畜绳,年幼的我也在一旁模仿大人们的样子,拿着毛线绳使劲儿地搓。长大后我们一家人搬离了柳条包,住上了砖瓦房,五畜绳也越来越难见到,我决心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萨仁其其 格说。
2015年,萨仁其其格联合另外5名妇女一同创办了鄂温克旗达刊民族手工业牧民专业合作社,免费教牧民们制作鄂温克柳条包、鄂温克族五畜绳、奶酒等,并订单式收购牧民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2016年,鄂温克旗政府投资建设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为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和传统手工艺人提供创业平台,萨仁其其格把合作社搬到了创业园区。入驻创业园后,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并带动许多牧民走上致富之路。
最近几年,萨仁其其格仍在不断研究开发鄂温克族五畜绳的多种应用方法,在充分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鄂温克族五畜绳在日常使用、家居装饰、工艺挂件等方面的艺术价值,争取制作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鄂温克族五畜绳相关产品,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潮流,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能了解这项传统技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
非遗来自民间,融合了传统的文化和创造,先人们用五畜毛线编织起了智慧的绳索,紧密相连、牢固坚韧,精湛技艺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仍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