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动态

京韵京腔唱响草原城

发布时间:2022-11-25

分享到:

1.jpg

  海拉尔区文化馆业余京剧团的前身为原1951年成立的海拉尔市京剧团,1989年合并到原海拉尔市文化活动中心,即现在的海拉尔区文化馆。2015年正式成立海拉尔区文化馆业余京剧团。演职人员60余人,包括文化馆在职原京剧团演奏员和海区优秀票友,还吸纳各社会艺术团体,共同排演大型节目参与演出。

2.jpg

  现海拉尔区文化馆业余京剧团的艺术指导于莉是当时京剧团最后一批年青戏曲演员。从京剧演员转换身份到文化馆辅导员后,肩上的责任变得更重,于莉说,“辅导员要一专多能,身份角色有变化,但对京剧传承的心不会改变。不能演大戏我们就排小折子戏、排唱段填补海拉尔群众文化工作中戏曲的空白。无论是市、区两级的各种综艺晚会,还是走基层进乡村的戏曲演出,我们都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每一次的艺术活动。”

  传 承

  如何传承并发扬好京剧艺术是业余京剧团首要面对的课题。业余京剧团定期邀请原京剧团的老艺术家和在职的原京剧团职工为团员们讲课、辅导、排练,着力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工夫,进行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培训。

3.jpg

  传承的助力还需要更多新生力量的加入。业余京剧团每年进行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辅导员的精心指导下,孩子们对戏曲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学得有模有样。许多孩子开始喜欢京剧,还主动前来咨询想要学戏。

  随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大众也逐渐想要学习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在发掘培训京剧票友方面,京剧团通过给票友们详细讲演剧目、传授演出心得等方式让票友们真正走进京剧世界。

  京剧艺术的每个行当,都有各自的特点,想学深悟透,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于莉作为京剧专业出身的负责人,长期以来一直与京剧团的团员们为海区戏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而努力着。今年的京剧团圆满完成了市区两级重点项目——伊敏河文化休闲长廊国粹苑点位票友汇演出。在近50余场的京剧专场演出中,老中青京剧演员齐上阵,为海区观众献上了精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盛宴。

  创 新

  京剧的表演形式是程式化的演出,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极其规矩考究。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逐步从了解京剧到爱上京剧,京剧团也在不断创新中奋力追赶时代的潮头。

4.jpg

  在剧目创作上,京剧团结合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根据梅兰芳先生的经典唱段《梨花颂》编排出由老师、小学生、大学生共同演绎的创新京剧情景剧《一曲梨花传古今》。该情景剧演绎了传承学戏的过程,并在其中进行了服饰创新。老师穿教学服、小学生穿校服、年青票友穿单件女蟒、大学生完整的化妆扮戏等,在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更让刚刚接触戏曲的年青一代产生兴趣。

  在唱腔上,运用京剧程式化的音乐根据不同时代的精神创编唱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是中国人》等歌曲在老生、旦角、老旦、花脸的共同演唱中,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出创造性的转化。

  携 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五千年文明,服务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国粹京剧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5.jpg

  京剧团将继续踏实做好传帮带工作,带动馆内青年馆员排演古装戏和现代戏、着重培养海区小学生戏曲知识,继续带领京剧团的票友们走乡镇、进学校,不断编排、创新京剧经典剧目,培养出更多喜爱京剧的观众。

  孤掌难鸣,合作携手才能更好提高海拉尔区京剧项目传承和保护的力度,海拉尔区文化馆馆长王雪静告诉记者,“近年来,文化馆与京剧团合作推出了多项措施,就是要把国粹艺术一代代传承并保护下去。我们以国粹艺术为引领,通过建立京剧传习所,定期开展培训,总结、整理京剧表演影像资料和成果,不断挖掘和收集京剧曲目,积极开展社区义演等大型联欢演出活动,利用网络媒体演唱宣传京剧等方式,促进京剧传承保护工作的常态化,强化京剧文本创作能力,扩大京剧的影响力,培养更多京剧传承人。”

  百年传承不绝的京剧艺术中,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全面落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上,海拉尔区将不断构建出更加完备的京剧传承体系,打造一张闪闪发光的非遗文化名片,持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京剧艺术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 type="hidden"/>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皮黄等,是闪耀在中国国粹宝库中亮眼的瑰宝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中国影响较大的戏曲剧种之一,京剧在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如今,这枚绚丽的瑰宝更加耀眼夺目。

  起 源

  京剧旦角主要分为四大流派:梅派、程派、荀派、尚派。海拉尔区京剧主要以梅派传承,梅派主要是综合了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在唱、念、做、舞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1.jpg

  海拉尔区文化馆业余京剧团的前身为原1951年成立的海拉尔市京剧团,1989年合并到原海拉尔市文化活动中心,即现在的海拉尔区文化馆。2015年正式成立海拉尔区文化馆业余京剧团。演职人员60余人,包括文化馆在职原京剧团演奏员和海区优秀票友,还吸纳各社会艺术团体,共同排演大型节目参与演出。

2.jpg

  现海拉尔区文化馆业余京剧团的艺术指导于莉是当时京剧团最后一批年青戏曲演员。从京剧演员转换身份到文化馆辅导员后,肩上的责任变得更重,于莉说,“辅导员要一专多能,身份角色有变化,但对京剧传承的心不会改变。不能演大戏我们就排小折子戏、排唱段填补海拉尔群众文化工作中戏曲的空白。无论是市、区两级的各种综艺晚会,还是走基层进乡村的戏曲演出,我们都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每一次的艺术活动。”

  传 承

  如何传承并发扬好京剧艺术是业余京剧团首要面对的课题。业余京剧团定期邀请原京剧团的老艺术家和在职的原京剧团职工为团员们讲课、辅导、排练,着力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工夫,进行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培训。

3.jpg

  传承的助力还需要更多新生力量的加入。业余京剧团每年进行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辅导员的精心指导下,孩子们对戏曲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学得有模有样。许多孩子开始喜欢京剧,还主动前来咨询想要学戏。

  随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大众也逐渐想要学习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在发掘培训京剧票友方面,京剧团通过给票友们详细讲演剧目、传授演出心得等方式让票友们真正走进京剧世界。

  京剧艺术的每个行当,都有各自的特点,想学深悟透,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于莉作为京剧专业出身的负责人,长期以来一直与京剧团的团员们为海区戏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而努力着。今年的京剧团圆满完成了市区两级重点项目——伊敏河文化休闲长廊国粹苑点位票友汇演出。在近50余场的京剧专场演出中,老中青京剧演员齐上阵,为海区观众献上了精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盛宴。

  创 新

  京剧的表演形式是程式化的演出,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极其规矩考究。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逐步从了解京剧到爱上京剧,京剧团也在不断创新中奋力追赶时代的潮头。

4.jpg

  在剧目创作上,京剧团结合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根据梅兰芳先生的经典唱段《梨花颂》编排出由老师、小学生、大学生共同演绎的创新京剧情景剧《一曲梨花传古今》。该情景剧演绎了传承学戏的过程,并在其中进行了服饰创新。老师穿教学服、小学生穿校服、年青票友穿单件女蟒、大学生完整的化妆扮戏等,在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更让刚刚接触戏曲的年青一代产生兴趣。

  在唱腔上,运用京剧程式化的音乐根据不同时代的精神创编唱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是中国人》等歌曲在老生、旦角、老旦、花脸的共同演唱中,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出创造性的转化。

  携 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五千年文明,服务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国粹京剧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5.jpg

  京剧团将继续踏实做好传帮带工作,带动馆内青年馆员排演古装戏和现代戏、着重培养海区小学生戏曲知识,继续带领京剧团的票友们走乡镇、进学校,不断编排、创新京剧经典剧目,培养出更多喜爱京剧的观众。

  孤掌难鸣,合作携手才能更好提高海拉尔区京剧项目传承和保护的力度,海拉尔区文化馆馆长王雪静告诉记者,“近年来,文化馆与京剧团合作推出了多项措施,就是要把国粹艺术一代代传承并保护下去。我们以国粹艺术为引领,通过建立京剧传习所,定期开展培训,总结、整理京剧表演影像资料和成果,不断挖掘和收集京剧曲目,积极开展社区义演等大型联欢演出活动,利用网络媒体演唱宣传京剧等方式,促进京剧传承保护工作的常态化,强化京剧文本创作能力,扩大京剧的影响力,培养更多京剧传承人。”

  百年传承不绝的京剧艺术中,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全面落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上,海拉尔区将不断构建出更加完备的京剧传承体系,打造一张闪闪发光的非遗文化名片,持续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京剧艺术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