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兴安盟非遗旅游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内涵,承载着城市文明的演进历程。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维护世界文化多元性;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兴安盟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诞生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近年来,我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全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7项,自治区级项目65项,盟级项目219项,旗县市级项目404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人自治区级65人、盟级468人、旗县市级1189人,初步形成了国家、自治区、盟、旗县市四级名录体系。
桦树皮技艺
在兴安盟这片充满自然气息的神奇土地上,孕育着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树皮画。纯朴粗犷的林区人祖祖辈辈守护绿水青山,珍惜绿水青山间的天然馈赠,精心地将白桦树的自然脱落树皮收集起来,利用树皮所具有的天然形态、不同颜色与纹理,经创意巧妙组合粘贴出的各类半浮雕式图画,细致裁剪、精雕细刻,用特有的方式讲述“巍巍大兴安 梦幻阿尔山”的神奇故事。
柳编技艺
柳编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技艺,古时,人们一般以其制作普通的储物器皿,然而随着生活的发展,柳编面临着传承困难的窘境,可我们的传承人们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使柳编技艺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认同。想要制作一件精美的柳编制品,需要通过层层工序完成,先将杞柳收割晒干,放水浸软,再用麻皮碾制纬经,保持潮湿的情况下编织,最后再进行装饰调整。看似简单的柳编,编织了多少动人的故事,承载着传统手艺人所坚守的工匠精神。
内蒙古刺绣技艺
兴安盟农牧民手工刺绣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融入了各族人民的审美意蕴,刺绣作品以线条明快、色彩明艳、图案明丽为主要特征,鲜明体现了草原人民热情淳朴的优秀品质。精准扶贫期间,在中宣部大力扶持下,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将农牧民手工刺绣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发扬光大,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带动了2.1万名农牧民增收脱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中宣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打通销售渠道、加大展示推广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推动刺绣产业兴旺,助力农牧民致富。
内蒙古传统弓技艺
蒙古民族制作弓箭历史悠久,在蒙古国及内蒙古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箭镞和古代岩画证明:蒙古先民早在2万年以前,即旧石器末新石器初就使用弓箭。到匈奴、鲜卑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广泛使用弓箭,并在十一世纪由蒙古民族发展到顶峰。
科尔沁蒙医药浴
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是以科尔沁地区普遍生长的相关植物为药材,用霍林河的水煮成药汤,让患者浸浴达到治疗相关疾病为目的的一种药浴疗法。此疗法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是通过吴海喇嘛、布日古德少布喇嘛、王布和医生等三代人在科右中旗的巴仁哲里木嘎查塔林艾里传承至今,并受广大民众的信赖,号称“科尔沁奇浴”。
奶制品制作技艺
经过百年的岁月积淀,传承几代人的制作工艺,优选的奶源,经过自然发酵、搅拌、沉淀、烹制、定型、晾晒等纯手工工艺,制作出优质、醇香、高营养、纯天然的奶豆腐、奶皮子、奶酪、黄油、塔日嘎、艾日嘎、乌日莫、酸奶、皓仁塔布、酸奶糖、黄油渣子、蒙古奶茶等奶制品。
马头琴制作技艺
马头琴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已流传民间,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的灵动体现。
年画绘制技艺
杨柳青木版年画,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号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龙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杨柳青木版年画艺人们创造出了独特的年画制作工艺勾、刻、印、绘、裱每一步都有其秘诀所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项传统年画的制作工艺,仔细领略它的风采和魅力。
剪纸技艺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一千多年来,劳动人民用双手剪出了丰富多彩的图案,剪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早在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其中“花黄”是指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用黄粉画或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这“花黄”便是剪纸的一种。 剪纸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独特的视觉形象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006年,中国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草编技艺
兴安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草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突泉县“晓景”式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李凤华,凭着对草编传统工艺的热爱,点草成金,在她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传承+致富”的新路子。
四胡——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系蒙古语,意为说书。自19世纪中叶在科尔沁草原代代相传,沿袭至今。乌力格尔是在广泛吸收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非常符合当地蒙古族群众的审美意识和欣赏习惯,深受广大农牧民的喜爱,过去在草原上,人们把“胡尔奇”(拉四胡的说书人)当做贵客请进家中,常常通宵达旦地演唱,一部曲(书)目要数日以至十数日才能演唱完。
来源: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