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动态

多彩非遗,续写通辽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3-07-24

分享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通辽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市,现有安代、科尔沁叙事民歌、好来宝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无论是沙丘绵延的库伦旗还是风景秀丽的科左后旗,广袤无垠的扎鲁特草原还是多情的孝庄故里,到处飘荡、萦绕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续写着通辽文化自信。

  “我们制作了皮雕小象还有精美的绳编工艺作品,让我们大开眼界,希望‘非遗进校园’活动能够经常来到我们学校。”

  “乌力格尔、好来宝这些非遗项目我们非常喜欢听,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民族文化和非遗魅力。”

  “我们一起排练节目、上台演出,不仅给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场文化盛宴,也让我们各民族群众之间更加团结友爱。”……

  以人为本,活态传承。4月10日至6月30日,由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承办的“通辽市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演活动”走进各旗县市区、学校、社区、乡村。

  或是整齐划一的安代舞、曲调悠扬的科尔沁叙事民歌、旋律古朴的蒙古族四胡音乐,或是绚丽优雅的蒙古族服饰,神奇绝技的蒙医正骨术,精美别致的科尔沁绳结、皮雕、剪纸,亦或是十里飘香的炭烤牛肉干、奶香醇厚的奶食品……

  十场活动,形式多样、多姿多彩,各具特色、魅力无穷,群众在家门口、课堂上欣赏非遗演出、享受非遗美食、学习非遗知识,近距离感受非遗、体验非遗,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在每一次活动中,传承人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吹拉弹唱跳、写画编刻描,通过不同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以及现场传授指导,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互通互联,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彼此间文化交融,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非遗内蒙古.jpg

  如今,非遗印记、文化注脚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消亡,如何珍视非遗历史传承,延续文化脉络,成为当下一个重要历史课题。通辽市作为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流域文明核心区域,民族文化发展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通辽市不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营造全社会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全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项、自治区级58项、市级204项、旗县级469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自治区级88人、市级224人、旗县级593人。

内蒙古非遗文化.jpg

  一直以来,通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台了《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扶持办法》《通辽市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规政策依据。各级文化部门、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非遗普查、调研、申报、培养、传承、发展、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非遗保护四级名录体系已经形成。全市范围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机构、博物馆和展示馆、纪念馆等16座,有普通高等学院3所;出版非遗相关图书百余册(套);非遗进校园193所。

  作为通辽市从事文物、考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机构的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开展通辽赤峰两地非遗交流、非遗专题培训、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下基层等20余场次,累计受益群众10万余人,活动信息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国家民委民族画报、中国网、人民网相继转载;先后承办2022年度通辽市乌力格尔传承人群培训班(科左后旗专场)、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通辽市科尔沁刺绣传承人群培训班、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业人员培训班;完成2022、2023年度市直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传承活动考核工作。

非遗内蒙古.jpg

  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非遗品牌,不仅可以满足和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使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下一步,通辽市将继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项目名录保护为切入点,持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把旅游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打造“探源西辽河文明,漫游科尔沁胜境”文旅品牌,充分展示通辽市美景、非遗、美食等主题元素,不断拓展科尔沁非遗产品的宣传渠道与展示平台,为非遗传承与推广开辟新途径。不断壮大传承队伍和力量,鼓励更多年轻人学习非遗、传承非遗,使非遗传承人队伍后继有人,使非物质文化保护事业得到永续传承。

来源:中国通辽网

" type="hidden"/>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通辽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市,现有安代、科尔沁叙事民歌、好来宝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无论是沙丘绵延的库伦旗还是风景秀丽的科左后旗,广袤无垠的扎鲁特草原还是多情的孝庄故里,到处飘荡、萦绕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续写着通辽文化自信。

  “我们制作了皮雕小象还有精美的绳编工艺作品,让我们大开眼界,希望‘非遗进校园’活动能够经常来到我们学校。”

  “乌力格尔、好来宝这些非遗项目我们非常喜欢听,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民族文化和非遗魅力。”

  “我们一起排练节目、上台演出,不仅给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场文化盛宴,也让我们各民族群众之间更加团结友爱。”……

  以人为本,活态传承。4月10日至6月30日,由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承办的“通辽市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展演活动”走进各旗县市区、学校、社区、乡村。

  或是整齐划一的安代舞、曲调悠扬的科尔沁叙事民歌、旋律古朴的蒙古族四胡音乐,或是绚丽优雅的蒙古族服饰,神奇绝技的蒙医正骨术,精美别致的科尔沁绳结、皮雕、剪纸,亦或是十里飘香的炭烤牛肉干、奶香醇厚的奶食品……

  十场活动,形式多样、多姿多彩,各具特色、魅力无穷,群众在家门口、课堂上欣赏非遗演出、享受非遗美食、学习非遗知识,近距离感受非遗、体验非遗,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在每一次活动中,传承人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吹拉弹唱跳、写画编刻描,通过不同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以及现场传授指导,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互通互联,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彼此间文化交融,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非遗内蒙古.jpg

  如今,非遗印记、文化注脚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消亡,如何珍视非遗历史传承,延续文化脉络,成为当下一个重要历史课题。通辽市作为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流域文明核心区域,民族文化发展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通辽市不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营造全社会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全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项、自治区级58项、市级204项、旗县级469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自治区级88人、市级224人、旗县级593人。

内蒙古非遗文化.jpg

  一直以来,通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台了《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扶持办法》《通辽市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通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规政策依据。各级文化部门、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非遗普查、调研、申报、培养、传承、发展、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非遗保护四级名录体系已经形成。全市范围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机构、博物馆和展示馆、纪念馆等16座,有普通高等学院3所;出版非遗相关图书百余册(套);非遗进校园193所。

  作为通辽市从事文物、考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机构的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开展通辽赤峰两地非遗交流、非遗专题培训、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下基层等20余场次,累计受益群众10万余人,活动信息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国家民委民族画报、中国网、人民网相继转载;先后承办2022年度通辽市乌力格尔传承人群培训班(科左后旗专场)、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通辽市科尔沁刺绣传承人群培训班、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业人员培训班;完成2022、2023年度市直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传承活动考核工作。

非遗内蒙古.jpg

  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非遗品牌,不仅可以满足和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使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下一步,通辽市将继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项目名录保护为切入点,持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把旅游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打造“探源西辽河文明,漫游科尔沁胜境”文旅品牌,充分展示通辽市美景、非遗、美食等主题元素,不断拓展科尔沁非遗产品的宣传渠道与展示平台,为非遗传承与推广开辟新途径。不断壮大传承队伍和力量,鼓励更多年轻人学习非遗、传承非遗,使非遗传承人队伍后继有人,使非物质文化保护事业得到永续传承。

来源:中国通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