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动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走好新时代文化自信之路——保护与传承让草原天籁潮尔道重焕生机

发布时间:2023-10-09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_副本.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多年来,为传承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锡林浩特市积极开展非遗抢救保护工作,通过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培训班和展示活动,充实代表性传承人队伍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散发出绚丽光彩。

  今年,新一期的潮尔道多声部合声演唱培训班在锡林浩特如期开班。培训班邀请了自治区相关领域专家和国家级、自治区级、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潮尔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围绕演唱技法和民歌理论知识等内容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培训。

2_副本.jpg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培训不仅有来自呼伦贝尔、巴彦淖尔等地的潮尔道爱好者,更吸引了来自蒙古国、中国音乐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声乐专业的研究生专程赶来参加培训,师资阵容之强、学员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这件事让从事了一辈子潮尔道传承和教学工作的丹·道日吉激动异常。

  “这次潮尔道培训班的公告发出之后,有很多人来咨询报名,开班当天来了70多名学员,他们从各地来到这里学习潮尔道、了解潮尔道并传承潮尔道艺术,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丹·道日吉说。

  潮尔道是蒙古族多声部音乐的总称,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音音乐形式。它是草原文化的代表和蒙古族音乐的珍贵遗存,以其旋律的完美性、和声的独特性、调式的科学性、曲式的复杂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堪称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潮尔道的演唱形式由长调领唱、潮尔伴唱、图日勒格组成,旋律多变,音域宽广,歌词庄重严肃、含意古朴、思想深刻,现存的潮尔道曲目仅有《圣主成吉思汗》《晴朗》和《旭日般升腾》等10 首,可分为赞颂歌、祝愿歌与训谕歌3类,多以歌颂自然万物,表达对友人的情谊和对人生的美好祝愿等内容为主。

  丹·道日吉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尔道传承人和锡林浩特市潮尔道协会主席。二十世纪90年代,他师从草原歌王哈扎布系统学习了潮尔道演唱技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潮尔道主要通过民间艺人口耳相传来传承。这些年,丹·道日吉看到优秀的潮尔道老艺人越来越少,遗留在民间的潮尔道曲目濒临失传,他一边对散落民间的潮尔道歌曲和资料进行挖掘整理,一边与部分院校合作,为爱好潮尔道的年轻人传授演唱技艺,2008年至今,他通过采访、摄影图片和录制视频等方式,积累了不少潮尔道、长调、民歌、祝词等原生态文化艺术方面的重要素材,整理出版了潮尔道乐谱和潮尔道研究文集。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视察时,和我们一起围坐在蒙古包里拉家常,那时我现场演唱了一首《旭日般升腾》,当时总书记竖起大拇指称赞说‘天籁之音’啊!当时大家都非常受鼓舞。”回想起那时的情景,丹·道日吉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年,我们每年都举办一次潮尔道培训班,随后会进行一次汇报演出。在今年的汇报演出中,70名学员同台演唱潮尔道,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也说明学习和传唱潮尔道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我们对潮尔道艺术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了。”

  在丹·道日吉和众多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潮尔道在锡林郭勒地区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2008年,由锡林浩特市申报的“多声部民歌(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道日吉和他的学生们还先后到美国、日本、蒙古国以及国内很多大城市巡回演出,让草原天籁之音走出去,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瑰宝为世人聆听并熟知。

3_副本.jpg

  “潮尔道是一门奇特的演唱形式,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并学习潮尔道,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些年还受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的关注和研究,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还是要放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潮尔道演唱者,这对传承和发展潮尔道艺术是非常关键的。”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扎格达苏荣说。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滋养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精神根基。近年来,锡林浩特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工作原则,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借助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出台的各项政策深入实施以及“长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三批名录的有利契机,持续加强非遗名录体系制度建设和宣传力度,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好方法、新途径,对现存的潮尔道曲目进行科学、系统地挖掘和整理,并对潮尔道演唱传承人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其充分享受各种荣誉和物质待遇,鼓励其主动承担传承和培养接班人的义务,使非遗保护传承实践日趋活跃,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4_副本.jpg

  文化需要发扬,传统需要传承。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曾一度濒临失传的曲目和演唱技法得以重新焕发生机,更令不少歌手凭借演唱“潮尔道”在各类音乐会和全国性的比赛舞台崭露头角。这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这一艺术形式的保护传承的热情,使祖国北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官方微信

" type="hidden"/>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_副本.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多年来,为传承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锡林浩特市积极开展非遗抢救保护工作,通过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培训班和展示活动,充实代表性传承人队伍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散发出绚丽光彩。

  今年,新一期的潮尔道多声部合声演唱培训班在锡林浩特如期开班。培训班邀请了自治区相关领域专家和国家级、自治区级、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潮尔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围绕演唱技法和民歌理论知识等内容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培训。

2_副本.jpg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培训不仅有来自呼伦贝尔、巴彦淖尔等地的潮尔道爱好者,更吸引了来自蒙古国、中国音乐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声乐专业的研究生专程赶来参加培训,师资阵容之强、学员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这件事让从事了一辈子潮尔道传承和教学工作的丹·道日吉激动异常。

  “这次潮尔道培训班的公告发出之后,有很多人来咨询报名,开班当天来了70多名学员,他们从各地来到这里学习潮尔道、了解潮尔道并传承潮尔道艺术,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丹·道日吉说。

  潮尔道是蒙古族多声部音乐的总称,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音音乐形式。它是草原文化的代表和蒙古族音乐的珍贵遗存,以其旋律的完美性、和声的独特性、调式的科学性、曲式的复杂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堪称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潮尔道的演唱形式由长调领唱、潮尔伴唱、图日勒格组成,旋律多变,音域宽广,歌词庄重严肃、含意古朴、思想深刻,现存的潮尔道曲目仅有《圣主成吉思汗》《晴朗》和《旭日般升腾》等10 首,可分为赞颂歌、祝愿歌与训谕歌3类,多以歌颂自然万物,表达对友人的情谊和对人生的美好祝愿等内容为主。

  丹·道日吉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尔道传承人和锡林浩特市潮尔道协会主席。二十世纪90年代,他师从草原歌王哈扎布系统学习了潮尔道演唱技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潮尔道主要通过民间艺人口耳相传来传承。这些年,丹·道日吉看到优秀的潮尔道老艺人越来越少,遗留在民间的潮尔道曲目濒临失传,他一边对散落民间的潮尔道歌曲和资料进行挖掘整理,一边与部分院校合作,为爱好潮尔道的年轻人传授演唱技艺,2008年至今,他通过采访、摄影图片和录制视频等方式,积累了不少潮尔道、长调、民歌、祝词等原生态文化艺术方面的重要素材,整理出版了潮尔道乐谱和潮尔道研究文集。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视察时,和我们一起围坐在蒙古包里拉家常,那时我现场演唱了一首《旭日般升腾》,当时总书记竖起大拇指称赞说‘天籁之音’啊!当时大家都非常受鼓舞。”回想起那时的情景,丹·道日吉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年,我们每年都举办一次潮尔道培训班,随后会进行一次汇报演出。在今年的汇报演出中,70名学员同台演唱潮尔道,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也说明学习和传唱潮尔道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我们对潮尔道艺术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了。”

  在丹·道日吉和众多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潮尔道在锡林郭勒地区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2008年,由锡林浩特市申报的“多声部民歌(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丹·道日吉和他的学生们还先后到美国、日本、蒙古国以及国内很多大城市巡回演出,让草原天籁之音走出去,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瑰宝为世人聆听并熟知。

3_副本.jpg

  “潮尔道是一门奇特的演唱形式,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并学习潮尔道,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些年还受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的关注和研究,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还是要放在发掘和培养优秀的潮尔道演唱者,这对传承和发展潮尔道艺术是非常关键的。”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扎格达苏荣说。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滋养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精神根基。近年来,锡林浩特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工作原则,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借助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出台的各项政策深入实施以及“长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三批名录的有利契机,持续加强非遗名录体系制度建设和宣传力度,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好方法、新途径,对现存的潮尔道曲目进行科学、系统地挖掘和整理,并对潮尔道演唱传承人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其充分享受各种荣誉和物质待遇,鼓励其主动承担传承和培养接班人的义务,使非遗保护传承实践日趋活跃,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4_副本.jpg

  文化需要发扬,传统需要传承。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曾一度濒临失传的曲目和演唱技法得以重新焕发生机,更令不少歌手凭借演唱“潮尔道”在各类音乐会和全国性的比赛舞台崭露头角。这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这一艺术形式的保护传承的热情,使祖国北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