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乐器集中展览 奏响文化传承之声
传统的民族乐器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不同的民族和地域,沉淀出形式多样的传统民族乐器。近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正在进行一场“北疆记忆”哈斯巴更非遗乐器展,现场展出了1500余件藏品,其中,乐器500余件、音乐文献图书500余册、唱片500余张,均是乐器收藏家哈斯巴更游历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还有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浙江、云南等全国重点博物馆和音乐学院的9名专家来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考察调研这场独特的乐器展,在这场乐器的盛宴中感受北疆文化的魅力。
乐器展览拓宽院校师生视野
走进位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史馆5楼的“北疆记忆”非遗乐器展,就会被各种各样的乐器吸引,上世纪60年代的蒙古四胡、上世纪60年代乌兰牧骑队员使用的古筝和陶布秀尔、上世纪70年代的火不思等传统乐器令人满目惊喜,忍不住驻足停留。一件件乐器带着各自的文化记忆,在这里奏响北疆文化的和美乐章。
据了解,展出的乐器主要分为弹拨、弓弦、打击、吹奏乐器四大类,以“中国56个民族非遗乐器藏品展”“乌兰牧骑乐器展”“丝绸之路非遗乐器藏品展”三个主题展进行分类展出。
“这里的每一件乐器,都有一段可说的故事。”一说到自己收藏的乐器,哈斯巴更便来了兴致。
哈斯巴更今年60岁,生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毕业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定居呼和浩特市,酷爱收藏世界各民族乐器。30年来,他节衣缩食、游历各地,收藏了30000多件乐器、唱片、文献图书等世界各民族音乐艺术藏品。
此次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进行的展览,是哈斯巴更从收藏的30000多件藏品中精选出1500余件进行展出。
特别藏品彰显乌兰牧骑精神
内蒙古素有“歌的故乡,舞的海洋”美誉。1957年成立的乌兰牧骑,有着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的称号,他们活跃在这片土地上,发扬着一专多能、短小精干、不辞辛劳、不畏严寒、扎根人民、服务他人、不计回报的乌兰牧骑精神,深入偏远的嘎查、村镇进行文艺演出,深受基层农牧民喜爱。
在这次乐器展览中,展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乌兰牧骑使用的古筝、四胡、马头琴及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使用的非遗乐器500件,上世纪60年代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编著的《乌兰牧骑之歌》《乌兰牧骑》等500份珍贵文献图书和全国各地“乌兰牧骑代表队汇报演出”的原版节目单,同时还有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我的根在草原》、拉苏荣《可爱的内蒙古》以及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金花《金花的歌》等500张音乐唱片等,涵盖了红色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等众多音乐文献图书、音乐海报、音乐唱片等珍贵历史文献资料。
对此,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相关人员表示,展览呈现了乌兰牧骑多年来的成长与辉煌历程以及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旨在向新时代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普及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传承、校园文化交流,艺术教育推广、社会文化交流等多重目标,为推动校园文化多元发展和促进艺术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交流研讨助力音乐文化传承
在哈斯巴更收藏乐器的这些年,他多次以个人名义在国内举办了“世界古乐器藏品展览”“丝绸之路古乐器藏品展览”“非遗乐器藏品展览”“中国56个民族非遗乐器藏品展览”等十多场传统乐器藏品专题展览。哈斯巴更告诉记者,不管走到哪里,通过这一件件承载着世界各民族智慧与情感的藏品,向世人展示了非遗乐器的独特之美,是各民族多元文化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见证,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记忆。
“我想通过此次展览让几千年的乐器‘唱起来’‘跳起来’,同时也让学生们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乐器历史文化,挖掘和展示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让大家了解北疆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哈斯巴更说,音乐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交流,这次展览呈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音乐文化,这将成为推进北疆文化交流展示和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促进全国各地文化艺术的交融共进。
展览现场
留声机
乐器展上陈列的部分乐器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