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习强国啦!准格尔旗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非遗绽放时代芳华
在准格尔旗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准格尔旗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无数青少年的成长之路。11月11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表了一篇聚焦准格尔旗的文章——《准格尔旗:非遗绽放时代芳华》,这篇报道如同一缕清风,吹进了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对准格尔旗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的非遗传承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近年来,准格尔旗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非遗的传承与发扬。他们在各中小学校、社会组织开设包含轧染、剪纸、篆刻、版画、漫瀚调、编织、烙画等50多种形式的非遗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下面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报道内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手艺人走进大众视野,非遗作品也因其精致小巧、耐人寻味的传统技艺,深受人们的喜爱。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在各中小学校、社会组织,不断开设包含扎染、剪纸、篆刻、版画、漫瀚调、编织、烙画等50多种形式多样的非遗课程,掀起了传承非遗、学习非遗的热潮。
走进准格尔旗同仁学校的羊毛毡社团,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学习羊毛毡的制作工艺。同学们首先进行手工绘图,然后将五颜六色的毛线一针一针扎下去,当一个个可爱的图案呈现在眼前时,他们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无限魅力。
“羊毛毡是我本学期才报的一个社团,自加入这个社团后,我懂得了什么是精工出细活。从一个个细小的、繁琐的程序一步步到精美的成品,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心血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了解了非遗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希望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更多地接触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把它们传承下去。”准格尔旗同仁学校学生黄佳琦说。
在准格尔旗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青年夜校开设的非遗班级里,青年爱好者们利用下班时间学习非遗技艺。在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程中,学员们不仅学到剪纸、扎染、掐丝珐琅等多项非遗技艺,更提升了自我,陶冶了身心。
“非遗美术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学了以后,回到学校可以开社团教孩子们,让他们也知道这些传统文化。”准格尔旗青年夜校学员郝琦璇说。
非遗不仅是民族的瑰宝,也是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元素,它是艺术,也是设计与生活的结合,更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
“下一步,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将针对幼儿、中小学生及成年人,开设更多适合的非遗课程,对接各个单位机构,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让非遗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向大众,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准格尔旗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美术部部长周秉瑞说。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