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动态

内蒙古清明假期文旅市场热度稳步攀升

发布时间:2025-04-09

分享到:

  2025年清明节假期,全区各地迎来春节后首波旅游高峰,各地加强文旅活动策划和产品供给,切实丰富市民游客假日生活,有效激发“春日经济”活力。

  清明假期3天,内蒙古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08.45万人次,同比增长5.89%;累计实现国内出游总花费53.35亿元,同比增长5.03%。清明节假期文旅市场呈现出以下亮点和成效:

清明假期春味十足

1_副本.jpg

  为做好假期旅游市场服务,全区各地充分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前策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推出一批文旅产品线路,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宣传推介造势,受到游客和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乌海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咏春诗会、文化惠民演出、纸鸢手工制作体验等系列活动。赤峰市推出“清明小长假”出游、春日踏青赏花攻略等精品攻略6条,开展“歌游内蒙古 沐春亲王府”、海晨海洋乐园“踏青观海 萌狮迎春”踏青季等春季主题活动20多场。呼包鄂乌城市群“组团出道”,解锁城市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响沙湾旅游区、林胡古塞等16个适合春季出游的宝藏打卡点。呼和浩特市以“奔赴春天 青城之约”为主题,推出踏春游园、红色记忆、探秘文博和非遗民俗四大主题30项特色活动。包头文旅推出了踏青寻觅游、追寻红色游、非遗民俗游等春季文旅系列活动45项,吸引广大游客共赴“春日之约”。阿拉善盟推出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游客体验射箭、摔跤、沙漠健康行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兴安盟以“歌游内蒙古 兴安岭上踏歌行”为主线,串联兴安盟自然风光、非遗技艺、特色美食游。

北疆文化魅力彰显

  在春和景明的时节里,清明节带着思念和感怀,从悠悠历史中走来。清明假期,内蒙古各地以“北疆文化”为主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惠民演出、图书阅读、群众文化、文博展览,各式活动丰富多彩。内蒙古乌兰恰特、艺术剧院、乌力格尔宫等剧场先后上演舞剧《骑兵》、非遗曲艺书场专场演出、话剧《梦里梦外都是梦》、马头琴交响音乐会等多场精彩演出。内蒙古博物院依托馆藏开展“守望相助 和美同心”内蒙古采风创作作品展、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等系列活动。自治区展览馆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展等展出活动,讲述先烈故事、传播传统文化。呼和浩特市文化馆群星剧场推出“北疆华彩 群文盛宴”诗歌经典朗诵会、月月邀您看大戏等系列演出活动。

研学旅游受到青睐

  清明假期,全区各地以推进特色研学旅游作为拉动经济新增长点的抓手,将“北疆文化”深度融入研学线路和研学产品的打造之中,倾力打造“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研学品牌。阿拉善盟推出“感悟航天精神,厚植爱国情怀”3天2夜红色研学游、天境腾格里沙漠研学两日游2条研学游线路。锡林郭勒盟设计发布了以“观星”为主线,集合民俗风情、特色体验、星空摄影、历史研学、自然观光、民宿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草原星空研学之旅产品。满洲里市持续开展俄罗斯青少年入境研学游“中俄文化年”系列活动,清明假期俄罗斯乌兰乌德市师生团在满洲里市开展研学游。清明假期恰逢蒙古国各学校春假,不少蒙古国游客选择带着孩子到二连浩特亲子游,假期第一天,蒙古国多个游客团入境参观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

旅游消费增长显著

15_副本.jpg

  假期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文旅消费惠民政策拉动经济增长。老街小镇涌动的人潮、来自内蒙古味道的“舌尖诱惑”、吃住行游乐购娱的热潮,都在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据统计,仅假期当天,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18.61亿元,同比增长10.36%,来我区旅游人均每次花费621.87元/人次,其中餐饮花费方面占比最高,为31.00%;其次为交通花费27.84%;住宿花费19.18%;购物花费16.26%;旅游景区游览花费2.79%等等。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各种地道的包头美食,北梁爆肚、蒸锅坊、蓬莱阁传统火锅等,让味蕾沉浸在老包头的味道中。“无烧麦,不青城 ”烧麦是塞外青城的传统名吃,在烧麦第一街,游客享受着一顿最地道的呼市烧麦早餐,开启了一天的美食之行。假日期间,各地还推出景区门票优惠政策,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海森楚鲁怪石林等对全国游客免收门票。锡林郭勒盟乌拉盖草原九曲湾景区、野狼谷景区、布林泉景区三家景区推出首道门票免费优惠政策。元上都遗址旅游区推出首道门票半价优惠。呼和浩特市清水河老牛湾景区推出假日期间门票半价优惠政策。

旅游市场井然有序

  清明节前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通过视频会议、下发相关文件安排部署假日安全生产工作,强化行业安全管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压实属地责任,各地文旅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清明假期安全生产工作、对文旅市场开展现场排查安全督导检查工作,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假日期间,全区文旅战线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全员保持通信畅通,保证重要信息及时上传下达。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及区内各大媒体,实时发布假期出游信息。全区文旅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无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和安全事故发生。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type="hidden"/>

  2025年清明节假期,全区各地迎来春节后首波旅游高峰,各地加强文旅活动策划和产品供给,切实丰富市民游客假日生活,有效激发“春日经济”活力。

  清明假期3天,内蒙古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08.45万人次,同比增长5.89%;累计实现国内出游总花费53.35亿元,同比增长5.03%。清明节假期文旅市场呈现出以下亮点和成效:

清明假期春味十足

1_副本.jpg

  为做好假期旅游市场服务,全区各地充分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前策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推出一批文旅产品线路,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宣传推介造势,受到游客和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乌海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咏春诗会、文化惠民演出、纸鸢手工制作体验等系列活动。赤峰市推出“清明小长假”出游、春日踏青赏花攻略等精品攻略6条,开展“歌游内蒙古 沐春亲王府”、海晨海洋乐园“踏青观海 萌狮迎春”踏青季等春季主题活动20多场。呼包鄂乌城市群“组团出道”,解锁城市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响沙湾旅游区、林胡古塞等16个适合春季出游的宝藏打卡点。呼和浩特市以“奔赴春天 青城之约”为主题,推出踏春游园、红色记忆、探秘文博和非遗民俗四大主题30项特色活动。包头文旅推出了踏青寻觅游、追寻红色游、非遗民俗游等春季文旅系列活动45项,吸引广大游客共赴“春日之约”。阿拉善盟推出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游客体验射箭、摔跤、沙漠健康行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兴安盟以“歌游内蒙古 兴安岭上踏歌行”为主线,串联兴安盟自然风光、非遗技艺、特色美食游。

北疆文化魅力彰显

  在春和景明的时节里,清明节带着思念和感怀,从悠悠历史中走来。清明假期,内蒙古各地以“北疆文化”为主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惠民演出、图书阅读、群众文化、文博展览,各式活动丰富多彩。内蒙古乌兰恰特、艺术剧院、乌力格尔宫等剧场先后上演舞剧《骑兵》、非遗曲艺书场专场演出、话剧《梦里梦外都是梦》、马头琴交响音乐会等多场精彩演出。内蒙古博物院依托馆藏开展“守望相助 和美同心”内蒙古采风创作作品展、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等系列活动。自治区展览馆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展等展出活动,讲述先烈故事、传播传统文化。呼和浩特市文化馆群星剧场推出“北疆华彩 群文盛宴”诗歌经典朗诵会、月月邀您看大戏等系列演出活动。

研学旅游受到青睐

  清明假期,全区各地以推进特色研学旅游作为拉动经济新增长点的抓手,将“北疆文化”深度融入研学线路和研学产品的打造之中,倾力打造“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研学品牌。阿拉善盟推出“感悟航天精神,厚植爱国情怀”3天2夜红色研学游、天境腾格里沙漠研学两日游2条研学游线路。锡林郭勒盟设计发布了以“观星”为主线,集合民俗风情、特色体验、星空摄影、历史研学、自然观光、民宿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草原星空研学之旅产品。满洲里市持续开展俄罗斯青少年入境研学游“中俄文化年”系列活动,清明假期俄罗斯乌兰乌德市师生团在满洲里市开展研学游。清明假期恰逢蒙古国各学校春假,不少蒙古国游客选择带着孩子到二连浩特亲子游,假期第一天,蒙古国多个游客团入境参观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

旅游消费增长显著

15_副本.jpg

  假期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文旅消费惠民政策拉动经济增长。老街小镇涌动的人潮、来自内蒙古味道的“舌尖诱惑”、吃住行游乐购娱的热潮,都在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据统计,仅假期当天,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18.61亿元,同比增长10.36%,来我区旅游人均每次花费621.87元/人次,其中餐饮花费方面占比最高,为31.00%;其次为交通花费27.84%;住宿花费19.18%;购物花费16.26%;旅游景区游览花费2.79%等等。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各种地道的包头美食,北梁爆肚、蒸锅坊、蓬莱阁传统火锅等,让味蕾沉浸在老包头的味道中。“无烧麦,不青城 ”烧麦是塞外青城的传统名吃,在烧麦第一街,游客享受着一顿最地道的呼市烧麦早餐,开启了一天的美食之行。假日期间,各地还推出景区门票优惠政策,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海森楚鲁怪石林等对全国游客免收门票。锡林郭勒盟乌拉盖草原九曲湾景区、野狼谷景区、布林泉景区三家景区推出首道门票免费优惠政策。元上都遗址旅游区推出首道门票半价优惠。呼和浩特市清水河老牛湾景区推出假日期间门票半价优惠政策。

旅游市场井然有序

  清明节前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通过视频会议、下发相关文件安排部署假日安全生产工作,强化行业安全管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压实属地责任,各地文旅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清明假期安全生产工作、对文旅市场开展现场排查安全督导检查工作,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假日期间,全区文旅战线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全员保持通信畅通,保证重要信息及时上传下达。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及区内各大媒体,实时发布假期出游信息。全区文旅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无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和安全事故发生。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